武汉火车站,雄踞中国“八纵八横”高铁网中心地带,1小时以内通达鄂州、咸宁、孝感、黄石等周边城市,2小时高铁圈覆盖长沙、郑州、合肥、九江等地益通网,3小时高铁圈覆盖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地,4小时通达全国80%重点城市,通达线路覆盖全国200余座城市。得天独厚的通达优势,不断放大湖北及武汉的文旅新优势。
4月30日,旅客在武汉站进站乘车。(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)
坐高铁就像坐公交
武汉是一座来了还想再来的城市
“昔人已乘黄鹤去,此地空余黄鹤楼。”来自黄石的大学生孙宁是唐诗爱好者,其中《黄鹤楼》是他颇为喜欢的一首七言律诗。“看一集电视剧的时间就到站了。”她告诉记者,坐高铁来武汉就像坐公交一样方便,随买随走,半小时即达。
因此,几乎每个月,她都会在周末或者假期来武汉游玩。黄鹤楼、司门口、古琴台、湖北省博物馆等景点早已熟门熟路。孙宁说,每次来,她都要自拍一张自己与黄鹤楼的合影。“站在黄鹤楼上,我能感受到大江东去的意境之美。”
展开剩余74%黄鹤楼不仅吸引着孝感的小孙,也吸引着远在北京的黄柯梦。今年30岁,在北京某央企工作的黄柯梦一直对武汉黄鹤楼、东湖、襄阳古隆中、神农架等地着迷。这次,趁着假期长,她选择和家人一起乘高铁来到武汉。“才3个多小时就到了,综合旅行时间比飞机还快。”黄柯梦说。
五天假期,她将在武汉停留2天益通网,随后将搭乘汉十高铁分别前往神农架1天,襄阳2天。最后,从襄阳乘坐高铁再返回北京。
4月30日,旅客在武汉站候车室等待检票。(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)
除了历史文化景点,横跨长江的中国桥也吸引着一批批游客前来打卡。4月29日下午,来自安徽省黄山市的汪瑞特意坐高铁赶到武汉,来看“江面上的桥梁博物馆”。夜幕降临。武汉25公里长江主轴灯光交错、变幻万千,横跨江面的长江大桥、长江二桥、鹦鹉洲长江大桥、杨泗港长江大桥、晴川桥等与两江四岸的黄鹤楼、知音号、龟山电视塔融为一体,璀璨耀眼。
“一座比一座壮美。”站在鹦鹉洲长江大桥上,汪瑞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。他说,武汉是一座来了还想再来的城市。
携程发布的《五一旅游出行预测报告》也在印证“武汉魅力”:武汉再次成为五一假期的十大目的地。省博物馆、东湖等景点将再次“爆流”。武汉火车站的预测数据也显示,五一期间,每天进出武汉站的外地旅客约为10万人次。
人形机器人上岗吆喝
旅客行李可“闪送”
每逢小长假,武汉火车站就成为当之无愧的顶流之地。网友感慨:在这里换乘,丝滑转场仅需6至8分钟。
武汉火车站的预测数据显示,五一期间,进出武汉火车站的客流日均将达到30万人次,约为日常的2倍,相当于运营时间内,每小时约有2万人次进出武汉火车站。
这么大的客流,如何应对?今年五一,将有人形机器人前来“吆喝”。
5月1日,武汉火车站在候车大厅举行“AI机器人上岗武汉站”“遇见非遗 相伴暖途”“高铁义诊暖人心”等三场活动。其中,人形机器人展示活动将从5月1日持续至5月3日,每天上午九点半至十一点,下午两点至三点,在东西两个进站口的综合服务中心举行,机器人将通过舞蹈表演、对话、握手等,与旅客互动。
4月30日,旅客在武汉站进站乘车。(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)
武汉火车站值班站长张晓芳介绍,为应对大客流,车站打开了东西两个方向全部38个进站口,并特意安装了“旅客运输安全检查系统”,能够对站厅内的安检设备、人员、图像、禁限物品等统一监测与管理,动态掌握客流流向,同时在候车大厅及出站口增派了120名大学生志愿者,为往来的中外旅客提供问询引导、搬运行李、协助乘车等服务。
“在车站丢失了物品、与家人走散了、腿脚不便的旅客需要轮椅协助进站或者出站……”张晓芳说,遇到这些情况,可以就近找志愿者帮助。据介绍,武汉站以旅客体验为中心,在候车大厅服务台提供手机充电、老花镜、针线包等30项便民利民惠民服务。
武汉站位居全国路网中心,不仅客流量大,中转旅客也非常明显。“几乎每趟到达武汉站的中短途列车,都有数十名甚至近百名旅客在此中转。”张晓芳说,车站为此大幅度加开了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福州等热门方向的车次,满足中转旅客出行需求。同时,武汉火车站还积极与站区办、地铁公交等交通部门紧密合作益通网,动态调整周边公交、出租车运力,延长地铁运营时间至24点,高峰时段行车间隔最小2.7分钟,确保旅客接驳顺畅。
发布于:湖北省实配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