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服务覆盖全市2240个工会组织25.6万名工会会员,市县区仅拥有51名专职干部和55名工会社会工作者的现实挑战,青海省海东市总工会立足长远,精准施策盛宝策略,打造“学习型、专业型、廉洁型”工会干部队伍,着力破解“人少事多”困境,为全市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抓教育铸魂打造“学习型”干部队伍。海东市总工会全面推行“1+X”培训模式(“1”即核心政治理论,“X”为业务技能),灵活运用专题辅导、自主学习、分组研讨等多种形式,并创新将“典型请进课堂”“案例引入课堂”“课堂搬到基层”。组织经验丰富的工会老干部、基层骨干开展巡回讲座,提升学习吸引力和实效性。紧密联系工会工作实际,引导工会干部将理论学习与思想引领、维权服务、劳动竞赛等主责主业深度融合,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思想政治素质、破解工作难题、创新工作思路的实际能力。
抓能力提升打造“专业型”干部队伍。海东市总工会围绕全市中心任务和基层工会需求,科学制定年度培训计划,明确目标方向。查漏补缺强本领。秉持“缺什么补什么、需什么训什么”原则,聚焦建会建家、维权服务、民主管理、财务经审等核心业务领域,常态化组织开展务实管用、针对性强的专业能力培训。市、县(区)两级工会协同发力,年均线上线下组织各级各类工会干部培训800余人次(其中县区级约600人次),有效提升了全市工会干部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。
抓严管厚爱打造“廉洁型”干部队伍。海东市总工会从严监管用干部,强化干部日常监督管理,抓早抓小、防微杜渐。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,通过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、通报典型案例等形式,引导全体工会干部以案为鉴、警钟长鸣,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,做到知敬畏、存戒惧、守底线。畅通渠道育新人。特别注重55名工会社会工作者职业发展通道建设,积极破解其成长“天花板”,通过考察培养、实践锻炼,让优秀干部“有奔头、有干头”。目前,已有3名工会干部荣获全国劳模、5名干部荣获市级以上荣誉表彰、7名表现突出的工会干部走上关键岗位,为工会事业注入新鲜活力。
海东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,通过系统化的“组合拳”,有效推动了工会干部队伍结构优化和能力提升,实现了从“事务应对”向“专业赋能”的积极转型。目前,一支政治过硬、业务精湛、作风优良、充满活力的专业化工会干部队伍正在形成,激发干事创业奋进力量。(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邢生祥)
实配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